书名:乌木 开启古蜀文明的“钥匙” 【乌木艺术博物馆】
作者:    发布于:2016-09-21    文字:【】【】【

作者:【乌木艺术博物馆】 
概要:我们好奇地望着苍穹,渴望解释属于我们的谜团。

 

 

   我们从远古走到今天,我们时时在回望中发问:“远古的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生存的环境原本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古蜀文明的“钥匙”在哪里?有没有一把钥匙能打开祖先留给我们的诸多谜团?我们好奇地望着苍穹,渴望解释属于我们的谜团。  
 
植物“木乃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都平原频频发掘出土形态各异、年代久远的乌木,这些古木有的长达30余米,重达70余吨,委实震撼人心。  
  在站立生长了数千年后,倒下去的森林深埋地下,历经数千年鬼斧神工自然造化,因木质纤维结构改变,形成了仪态万千、幻化出神奇的天然肌理和纹饰,成为了或乌黑透亮,或灰褐如云,或红似玛瑙,或灿若黄金的乌木。这或许是解读“古成都”生命密码和文化基因的一把钥匙。  
  乌木又名炭化木,民间称之为“神木”,专指埋藏于地下数千年的各类名贵古树。其性为纯阴,古籍中亦有入药记载。其原生树种多为麻柳、红椿、香樟、楠木、马桑等,主要见于成都平原。在地壳变动或山崩洪水等自然变易下,树木被埋在成都平原古河床下数千年,经过物理、化学等长期反应过程,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宝贝。  
  川西平原出土的乌木,经选样后送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据C14同位素测定,成都乌木断代在3800年以上,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洪积Qp)至全新世(冲积世Qh)时期,其测定同位素年龄(C14)均超过3000年。岁月在乌木身上留下种种印痕,形成莫辨原材的植物“木乃伊”。  
 
文化生态链  
  公元1975年,四川汉源县境内大渡河北岸富林镇发现了旧石器遗址一处,考古界称之为“富林文化”。继之又发现了铜梁旧石器文化遗址,此遗址位于县城西一条小溪流河床底部,第四纪河湖相沉积中,离地面约5.5米左右。也正是在这一遗址中,发现了乌木。紧接着,考古专家在资阳黄鳝溪(沱江支流)发现了古生物哺乳类动物化石及人类头骨化石一具,“经清理,复获骨锥一件和古动物遗骸及古代埋藏的乌木”。  
  关于此处遗址中的乌木的年代,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布的第一批放射碳化测定年代报告显示,据木质测定其年代距今为7500±130年,即公元前5535±130年,应属旧石器时代末。后又经木质测定为67420±130年,显有万年至十余万年之差距,不过两种测定均系冲积资料所测出。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年头,作为中国考古十大发现,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那棵直径约1米、长8米的乌木,这与30公里外的三星堆青铜神树和三公里外成都商业街船棺相互呼应。  
  从“资阳人”到铜梁旧石器文化,到成都金沙遗址,到三星堆青铜神树,再到成都商业街船棺遗址……个中有何内在逻辑关系?它与巴蜀文化及其宗教信仰又有什么关联?  
  地球的北纬30度线上,串起诸多文明因子。独领风骚的三星堆、金沙文明,以至更早期的一系列古城遗迹,以不可思议的斑斓演绎出古蜀的辉煌。殉葬坑里成吨的象牙象骨述说着热带雨林的茂密,精湛绝伦的金铜玉器昭示着经济、科技和社会文明的发达昌盛。这是一个时隐时现的文化链条,这个链条古今相融,东西交错;这个链条跨越时空,交相辉映。是“成都乌木”串起了古蜀文明。  
 
圣树崇拜  
  《山海经•海内经》载:“西南海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处有百兽相群爰。此草也,冬夏不死。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焉。……有九丘,以水绕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即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爰过,黄帝所为。”  
  《淮南子•形训》亦曰:“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这些古文献都不约而同提到“都广”和“建木”两个词。那么“都广”在何处?“建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树木?明代学者杨慎《山海经补注》说:“黑水都广,今之成都也。”史学家蒙文通先生结论:“若水即后之雅砻江,若水之东即雅砻江之东,在雅砻江上源之东、黄河之南之昆仑,自非岷山莫属。是昆仑为岷山之高峰。……昆仑既为蜀山,亦与蜀王有关。《大传》、《淮南》皆以昆仑为中央,与《禹本纪》、《山海经》说昆仑、都广为中央之义合。……盖都广在成都平原而岷山即矗立成都平原侧也。”对此,著名学者邓少琴亦称,岷山是昆仑之一臂。“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于《禹贡》仅一见之,于殷墟甲文亦未之见”。  
  “建木”是上古巴蜀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它深深地融入了巴蜀文化之中。古人何以将位于天地中心的圣树称为建木呢?专家考证发现,建木的得名和初民的“建中”之制有关。初民于居处之地必立木杆旗帜以号众,这种木杆旗帜在甲骨文中被称为“中”。  
  《山海经》等所描述的“都广之野”据说是天地的中心,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在广汉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上,有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等,专家认为,这种神树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  
  在初民的心目中,树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随着人格化的神灵出现,神灵和树木的结合成为了可能。单独的树木或成片的树林往往为神灵所凭依,成为了神灵的栖息之所。古代的巴蜀既是原始森林、奇花异木的故乡,也是远古时代树木神话诞生之地。学者们早已注意到,先秦文献中所载述的许多树木,并非是自然生长之植物,而是神话世界中的“神树”、“神木”。在这样的环境下,乌木被唤作“神木”,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密成都平原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只有在古成都平原上,才能生长出如此健硕的神树?  
 著名学者邓少琴的《巴蜀史稿》、《蜀故新诠》对古代地理、环境与巴蜀文化的关系作了详尽地分析。他认为,四川盆地的形成可推至远古时期,“至如上推万万年前欧亚板块之冲击所称为巴蜀湖者,则形成最早即今所称之赤色盆地是也”。当三迭纪时期,四川盆地继续下沉,海水烟波,一片汪洋。  
  “经早中三迭纪印支早期运动后,到晚三迭纪,四川盆地进入半咸水至淡水湖盆沉积;川西甘孜、阿坝地区为滨海环境,气候温暖润湿,植物繁茂”。“侏罗纪时期,巴蜀湖面大为缩小,成为蜀湖,面积约二万平方公里,巴蜀湖面大约缩小到十分之一”。之后,受白垩纪开始的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巴湖、西昌湖、川滇湖相继消失,蜀湖退缩到以灌县、新津以南的蒲江、雅安、洪雅一带为湖心的位置。至老第三世纪末、新第三世纪初,四川形成了一个地势起伏和缓、分布广袤的准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特别繁茂”,这些精辟的论述描述了史前时期古蜀地区的地理生态状况。  
  从地理条件上看,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区,西部为地势高亢的川西高原,东部为盆地。其地势变化特点为西高东低,高差悬殊,过渡带狭窄。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东西地貌的差异,明显可分为两大部份。西部为川西高原,属青藏高原的东南翼,主要由高山和极高山构成,大多数山地顶部海拔4100——4900米,少数在6000米以上;东部的四川盆地,大致以广元、雅安、叙永、奉节四点联线为界,盆地底部海拔200——750米,地层平缓,广泛分布侏罗系、白垩系的红色砂岩和泥岩,故又有“红色盆地”之称。  
  龙泉山之西为盆西平原,由成都平原、彭(山)眉(山)平原、青衣江平原、峨眉平原等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积最大,约6000平方公里,是在断裂下陷的基础上,由岷江、湔江、石亭江等河冲积物堆积而成,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有自流灌溉之利,都江堰水利工程完成后,水旱从人,誉称“天府”。天府的气候滋养人,更滋养树木。“健硕的神树”在这块肥田沃土上繁衍生息,就不足为奇了。  
 
远古的遗存  
  四川有“千河之省”之美誉,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419条,绝大多数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只有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乌江流域、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青衣江流域、沱江流域、嘉陵江流域、涪江流域、渠江流域等构成了完全的“流域水系”。如此众多的河流为古代四川的植物、动物的繁衍创造了一个华胥乐园。  
  据媒体报道,1999年9月在三峡工程二期基坑负10米处挖出的一块长25厘米、宽16厘米、厚5厘米的不太规则的漆黑似炭的木头。这个被地质学家称为碳化木的“黑匣子”,重要意义在于让人们从另一个方面认识河流的形成和发展。  
  成都乌木出土从分布区域来看,主要在岷江流域的盆西平原(成都平原、彭眉平原、青衣江平原、峨眉平原),尤其是集中在成都平原,且呈现一个扇状形态。专家通过些乌木出土地,可以了解巴蜀古河道的流向与状况,并从另一个方面认识这些河流的形成以及巴蜀农业的发展状况。应该说这对了解古成都平原的自然生态、物种状况及巴蜀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带来了大量不可替代的标识信息。  
  乌木是自然环境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是远古原始森林硕果仅存的自然遗存,是巴蜀地理大环境结构的产物,是古代四川最重要的生态文化遗产。通过对乌木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远古巴蜀植物种类的状况,并从中认识当时的气候、水源以及与其相关的其它自然因素。

 


博物馆地址:都江堰市青城大道中兴段花木城

成都办事处:成都市蜀汉路424号新天地B栋1楼    

电话:028-87577313 15828022453
邮编:610000
E-mail:857711151@qq.com

开馆时间:周二9:00-周日17:00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 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
网站信息及图片不得转载,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9 www.cdwumu.com 四川乌木博物馆-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38182号-1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制作

川公网安备 51018102000098号